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——周华
时间:2014-12-15 15:54来源:未知 作者:未知 点击:
次
周华同志55周岁,中共党员,党校研究生,市政协委员,区人大代表。2003年调任区残联副理事长,2009年升任区残联理事长,是全市首名担任区级残联主要领导的残疾人。近年来,硚口区被评为全国首批阳光家园示范区、全国精神病康复工作先进单位、全国首批基层残联组织建设达标单位,省级文明单位、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、全国首批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区、全省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先进集体、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。他2007年被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“第二届武汉市十大杰出残疾人”,2009年被市委、市政府授予“武汉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”,省信访局授予全省信访维稳先进个人。2010年他作为市委、市政府组织的全市人民满意公务员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之一,参加了全市的巡回报告。2011年3月市残联决定在全市残联系统开展向周华同志学习活动;同年,他在市直机关工委、市残联举办的“爱党奉献·自强不息”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作先进事迹演讲。2012年他作为省委宣传部、省文明办等六部门联合组织的“身边的感动”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之一,赴全省各地巡回报告。2013年4月,被市总工会授予“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和全市创新能手。
他作为市政协委员,他深入基层,走访调研全区130个社区,先后撰写了《关于加大力度解决残疾人就医难问题的建议》、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服务机构建设的几点建议》等提案十余篇,着力破解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难点、热点问题。
2010年,在全省率先提出创建全国残疾人“阳光家园”示范区,提出了购买服务、特殊护理、志愿者服务等六位一体居家托养服务新模式。截至目前,已建阳光家园11个,全区托养残疾人2260人,其中集中托养296人,居家托养1964人,形成了立体的托养服务网络。2010年,硚口区荣获全省首批“阳光家园”示范区称号,在全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,2012年被中残联授予全国首批阳光家园示范区。
他注重抓机关管理和队伍建设,硚口区残联连续2届评为市级文明单位,2013年评为省级文明单位。《光明日报》、《科技日报》、《湖北日报》、《长江日报》等中央、省、市媒体均报道周华同志的先进事迹。
敢于担当,化解矛盾
2003年,刚刚履新的周华遇到棘手难题:全市性的“三车”整治。周华强忍着行动不便的痛楚,带领残联干部们几乎跑遍了硚口区的130个社区,变上访为下访,以残疾人朋友的身份耐心宣传和调解。一次,100多名残疾人“三车”车主因对有关交车政策不理解,在政府机关门前聚集,并试图堵塞交通。周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与现场“牵头人”进行沟通协调,化解过激情绪。一位激动的残疾人揪住周华的衣领将他推倒在地,周华同志爬起来继续耐心地做工作。在长达10多个小时的僵持中,他残疾的双腿站到发抖,他面色苍白,几近虚脱。“三车”车主被他的精神感动了,逐渐散去,一场后果极为恶劣的群体性事件避免了。同时,他为“三车”车主顶烈日,冒酷暑走访、奔波、呼吁,想方设法解决其低保金、廉租屋、就业再等等急难问题。赢得了他们的好感、理解与支持。
助残强基,疾呼解难
周华同志认为,残疾人生活上的困难是首要的困难,帮助残疾人就业,就是从根本上让残疾人自立自强起来,变输血为造血。周华倡导建立起连动的残疾人就业信息平台,残疾人就业率稳步上升。建立残联托养服务体系,为2260名残疾人提供了个性化的托养服务;安排和扶持了2280名残疾人就业和创业;380多户残疾人搬进了廉租房;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站58个;组织医疗机构为176名0--14岁残疾儿童实施了脑瘫、听力语言等抢救性工程。他作为市政协委员,他深入基层,走访调研全区130个社区,先后撰写了《关于加大力度解决残疾人就医难问题的建议》、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服务机构建设的几点建议》等提案十余篇,着力破解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难点、热点问题。
创新探索 勇于开拓
周华同志勤于思考,善于琢磨,不断创新方式方法。在他主持和组织下,创办全国第1个残疾人阳光邮局,搭建残健和谐交流的平台,全省首个“手语角”在硚口区诞生。每周,正常人和残疾人一道,在“手语角”进行手语培训、演讲比赛、知识竞赛。他指导盲人协会成立“光彩之家”,使盲人有了自己的活动天地。在“光彩之家”里,盲人朋友学习专用电脑知识、开展卡拉OK比赛和盲人象棋赛等活动。2010年,在全省率先提出创建全国残疾人“阳光家园”示范区,提出了购买服务、特殊护理、志愿者服务等六位一体居家托养服务新模式。截至目前,已建阳光家园11个,全区托养残疾人2260人,其中集中托养296人,居家托养1964人,形成了立体的托养服务网络。2010年,硚口区荣获全省首批“阳光家园”示范区称号,在全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,2012年被中残联授予全国首批阳光家园示范区。
殚精竭力 忘我拼搏
周华在残联工作总是24小时待命,他称之为“24小时在线”。2013年,由于长期高负荷的工作,在参加完全市一个阳光家园研讨会后,因心脏病突发,周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。经检查,确诊为严重的心肌梗塞,需要进行大手术。周华住院期间,心系残疾人工作,要求残联同事遇到难事一定要向他报告商量。手术后由于下肢残疾,胸部肋骨每天需要用绷带进行固定,以免由于碰撞伤到心脏,医生叮嘱他必须至少休息六个月以上。但时逢全市性的残疾人车友会非法组织整治,残联的工作压力骤然增大,周华每天打数十个电话询问工作进展。术后不到一个月,他又重新来到单位迅速投入了工作。他这种忘我奉献的工作精神,使残联干部和残疾人朋友感动不已,交口称赞。他注重抓机关管理和队伍建设,硚口区残联连续2届评为市级文明单位,2013年评为省级文明单位。《光明日报》、《科技日报》、《湖北日报》、《长江日报》等中央、省、市媒体均报道周华同志的先进事迹。